无论如何,7岁的《每天听见吴晓波》都将一如既往地陪伴大家开启新一年的学习、思考和探索。
相信很多同学看了几天前的年终秀,吴老师选定的主题叫做“定力至上”,也就是这个时代正呈现出陌生的面孔,我们需要保持定力,才能更好地应对。
那么定力从何而来?小巴从《每天听见吴晓波》近一年的音频中精选了6篇内容,相信读完之后,你的心中会有更清晰的答案。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黑天鹅事件频发,人们心中多少有一些无序和失控感,同时会自然地产生一个疑问——2024,经济会好吗?
近日,很多机构发布了各自新一年的经济展望报告。吴老师在一期音频中挑选了其中三家的观点与大家分享,并得出了一个基本判断。
其中,工银国际的报告用“六个拐点”描述2024年的经济前景。哪六个拐点?
从经济走势看机构观点,2024年可能成为全球从熵增转向熵减的过渡之年;从增长潜力看,2024年将是走出“滞胀”的关键一年;从政策取向看,2024年将是货币环境由紧转松的一年;从贸易状况看,供应链基本面的改善和要素流动的通畅将助力贸易增长的修复;从产业发展看,新技术带来的产业革命将更加来势凶猛;从市场情绪看,2024年将是风险偏好逐渐回归的一年。
报告还指出,2024年全球经济将呈现出“缓步增长、高度敏感、深层转变”三个特征。
摩根士丹利的预测同样相对保守,它认为,面对不确定的2024年,所有投资者应采取的策略仍然是防御性的。
高盛的展望则相对乐观,其认为全球通胀将继续下降,而实际家庭收入有望增长,制造业活动也将反弹。
从这些机构的观点,能得出一个基本判断,就是2024年将是个周期修复之年。如果地缘政治不再发生突发性的重大事件,滞胀的阴霾有可能消散,全球贸易和供应链将趋于稳定。
在年终秀中,吴老师提出了他对2024年的一大预见——“生而全球,再下南洋”。近年来,中国制造企业“走出去”办厂投资渐成趋势,原因包括规避关税、缓解成本压力等。那么这股潮流对中国制造意味着什么?
在一期音频中,吴老师谈到有人向他提出的一个严肃问题——如果很多本土制造工厂选择出海,中国的制造业会不会空心化?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吴老师在音频中举了纺织服装业的例子。从数据上看,由于很多服装工厂搬去了东南亚国家,中国大陆的服装年产量从2018年的450亿件下降到了2022年的170亿件,看起来少了很多。
但在过去一年,吴老师专门去浙江绍兴、江苏常州和福建泉州等地进行调研,发现一些新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比如绍兴的一家专精特新企业发明了一种无水印染技术;一家织布企业已有能力生产航空航天特种布;江苏的一家大型纺织厂所用的纺织机械基本完成了国产化替代。
这表明我国的服装企业正在对印染技术、纺织机械以及履行ESG责任等进行种种探索。
所以在音频最后,吴老师给出的答案是,企业“出海热”是否会造成制造业空心化,答案并不在于对存量的保护,而在于对增量的创新。
中国的一些传统企业,正在积极变革中焕发新的活力,这也是中国制造的定力所在。
ChatGPT大概是今年全球最热门的应用之一,吴老师在年终秀中也用大块时间讨论了包括ChatGPT在内的大模型的发展。那么你知道ChatGPT是如何诞生的吗?
ChatGPT的两位核心研发科学家曾在《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一书中分享他们的研发经历,吴老师也在音频中做过分享。
两位科学家曾创建一个图片孵化器网站,用户可以将两张不同的图片进行组合,生成另一张图片。有一天,两人意外合成了一张酷似外星人脸的图片,他们继续对它进行操作,最终竟生成了一辆跑车的图片。
两人于是想到,如果从一开始就以生成一辆跑车为目标,那么可能永远都生成不出跑车图片。
根据这个发现,他们优化了算法,最终创造出ChatGPT。他们还总结出一个观点,就是真正伟大的突破是不能被计划的,而往往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自动迭代而来的。
这也告诉我们,世界的改变是由一连串偶然事件所造成的。我们要保持新鲜感和好奇心,不断突破既有规范,最终,那个天才般的发现或许就会出现在意料不到的转角。
硅谷著名的科技预言家凯文·凯利(K.K.)曾指出,在人工智能日渐发达的时代中,人们要注意培养和保持一种能力,就是“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
当一个人具备不断提出好问题的能力,又意味着什么呢?吴老师在一期音频中谈了谈他的看法。他认为一个人善于提问意味着两点:一是他在专业领域中具备更大的知识深度和面对不确定性的创造能力,二是他具备丰富的经验。
吴老师还在音频中分享了K.K.的判断,就是在未来,经验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年轻人的竞争力将弱于老年人,世界上将不再有年轻人轻易就业的机会。因为随着AI工具的出现,就算年龄较大的人也有能力掌握新科技。当既有经验又有阅历的中老年人掌握了最新的技术,很多年轻人就可能难以与他们竞争。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学习新技术,紧跟时代潮流,争取做到AI ready。
对于很多企业家或新中产朋友们来说,物质上的初步积累或许已经完成,但我们的精神家园呢?是宁静、充实,还是已经荒芜?
在一期音频中,吴老师聊了聊他与复旦哲学教授王德峰老师会面后的心得,他说,听王老师讲课,对于像我这样在商海浸淫多年的企业家来说,也许是一场迫不及待的精神洗澡。
王老师近年来在年轻人聚集的B站和抖音中走红。他在网上的爆款短视频大都与一个主题有关,就是“如何拯救我们即将荒芜的精神家园”。
王老师说,我们从一个物质上普遍不满足的时代,进入了一个精神上普遍不安宁的时代。在崇高的理念已经退场之时,也就没有了光芒四射的壮举,而只有琐碎的烦恼。那就让我们站在大地上吧,为并不伟大但合乎人性的生活付出我们的勤劳。相较于外在显性的困苦,生命内部的问题更难应付,而本质是以有限理性对于无限心灵的生命情感的安顿。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三境界说”。他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在一期音频中,吴老师提出,他同样认为做事业和做学问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无论是写书、开店或办工厂,都是凭一己之力,打出一片崭新天地,让平凡人生豁然开朗。
但人生并不平坦,当我们觉得自己“潮平两岸阔”之时,常进入第二个境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们的工作会遭遇到同行和时代的抵抗,于是百般挣扎、努力突围,最终病树开花。
我们对人生的思考和体验就此结束了吗?并没有。当外部成功实现后,我们会发现精神家园需要一次重建,这时就进入了第三重境界,“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我们不妨思考几个问题:面前的曲径通往何处?我们所渴望的那个“禅房”到底在哪里?当想明白这两个问题,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心境澄明而开阔,而心中自然有了一份笃定的答案。
时间的车轮已驶入2024年,愿我们都能保有那一份信心和定力,迈入全新的旅程。